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心。没有书的日子会使心灵蒙尘,渐渐销蚀的读书热情会使心灵的肌肤起皱。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总有疲倦的时候,此时书便是心灵最好的栖息之所。
苏轼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书籍是人类漫长生活的积淀。它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还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书籍又是一个磁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心灵的罗盘都会在这里发生强烈的感应,我们从《论语》中学到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感受历史的严肃,从鲁迅那里学到醒世哲理,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那里学得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文字也是有个性的。譬如周作人的清淡平和,许地山的睿智自然,丰子恺的细腻亲切,冰心的清雅飘逸,钟敬文的清朗维谷……读书不仅要择书而读,更要择人而读。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真正会读书的人着力于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以获得深层次的美感。
一部好书就是尘世的一盏明灯,它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途径,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他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试想,在万籁俱静的夜晚,排除杂念,或半倚床侧,或微伏案边,捧书入境。不也是一种最美的享受吗?
七1班 王雅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