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体育官方手机平台澎湃新聞記者計思敏 首付比例降至兩成、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以下......今年以來,多地優化信貸政策,購房者的購房成本及購房門檻進一步寬松。 超百城購房首付比例降至20% 地方層面出臺的樓市新政中,“降低首付比例”已成為多個城市優化政策的標配。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115個城市將公積金或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降至20%,其中包括四川成都、河北石家莊、陜西西安、山西太原、吉林長春、福建福州、江西南昌、重慶、貴州貴陽、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等二線城市。 具體來看,據不完全統計,明確購房首付比例降至兩成的地方有:湖北神農架林區、湖北監利、湖北孝感、湖北大冶、湖北隨州、湖北襄陽、湖北宜昌、湖北咸寧、湖北黃岡、湖北廣水;江西撫州、江西景德鎮、江西宜春、江西瑞金、江西南昌、江西高安、江西上饒、江西新余、江西樟樹;河北涿州、河北承德、河北石家莊、河北保定、河北廊坊、河北滄州、河北唐山、河北張家口;甘肅白銀、甘肅慶陽、甘肅蘭州;四川廣元、四川自貢、四川巴中、四川內江、四川瀘州、四川資陽、四川遂寧、四川雅安、四川成都、四川德陽;新疆阿勒泰、新疆烏魯木齊;江蘇興化、江蘇鎮江、江蘇連云港、江蘇徐州、江蘇揚州、江蘇泰州、江蘇常熟、江蘇宿遷、江蘇南通、江蘇淮安;浙江諸暨、浙江溫州、浙江江山、浙江衢州、浙江臺州、浙江麗水、浙江湖州、浙江紹興;貴州六盤水、貴州貴陽、貴州遵義、貴州黔東南;陜西寶雞、陜西漢中、陜西西安;安徽蚌埠、安徽亳州、安徽潛山、安徽滁州、安徽淮南、安徽池州、安徽阜陽、安徽安慶;河南洛陽、河南信陽、河南濟源、河南濮陽、河南安陽、河南商丘;湖南岳陽、湖南湘潭、湖南益陽、湖南邵陽;廣西欽州、廣西合山;山東濟寧、山東臨沂、山東濱州、山東菏澤、山東德州、山東泰安;遼寧丹東;吉林雙遼、吉林吉林、吉林長春;寧夏吳忠、寧夏固原、寧夏銀川;山西忻州、山西太原;廣東韶關、廣東揭陽、廣東汕尾、廣東潮州、廣東湛江;福建福州、福建南平、福建龍巖、福建泉州、福建三明;云南普洱;重慶;內蒙古包頭等。 以四川成都為例,今年5月31日,成都出臺新政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下調10%,即首套房首付比例由30%下調至20%,二套房首付比例由40%下調至30%。 此外,成都于11月17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區域限購措施的通知》,明確自2022年11月18日起,將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統一為一個住房限購區域,具備該區域內任一區購房資格的居民家庭以及具備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購房資格的居民家庭,均可在該限購區域內購買住房。該區域購房套數、戶籍社保年限等住房限購要求保持不變。 同時,多地對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也進行了調整。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當前已有80余城調整首套商貸首付比例至20%。 以湖北省監利市為例,其于10月27日發布涉及購房款補貼、契稅補貼、首付比例等多條促進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措施,其中明確,2022年6月30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在監利市購買首套新建商品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二套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對擁有一套住房并已結清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貸款購買普通商品房住房的,執行首套房貸政策。 可以看到的是,不僅僅是監利市,今年以來多地調整“認房認貸”政策,明確對已結清首套房貸的居民,再買房可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且首付比例低至兩成。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包括甘肅白銀、湖北監利、貴州六盤水、江西宜春、貴州貴陽、四川廣元、江西景德鎮、陜西寶雞、安徽蚌埠、河南洛陽等30余城。 20余城首套房貸利率進入“3時代” 除了首付比例,多地銀行也陸續對首套房貸款利率進行調整。 今年10月20日,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均與上月持平。盡管10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保持不變,但對于首套房貸利率而言,部分特定城市的首套房貸利率正進一步下調,已有超20個城市首套房貸利率進入了“3時代”。 按照規定,新發放首套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于相應期限LPR(按10月20日5年期以上LPR為4.3%);二套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于相應期限LPR加60個基點(按10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計算為4.9%)。 另按照今年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關于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對于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不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20個基點,因此,此前各地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為4.1%。 不過,今年9月2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明確符合條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決定在2022年底前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這也意味著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可突破4.1%。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已有20余城將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以下,包括陽江、清遠、云浮、湛江、濟寧、武漢、貴陽、江門、宜昌、襄陽、天津、包頭、阜陽、石家莊、秦皇島、昆明、大連、大理、瀘州、安慶、恩施州、溫州、瑞安、樂清、舟山、泉州、黃岡等。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天津、貴陽、武漢和襄陽均將利率降至3.9%,石家莊多家銀行將首套房貸款利率由4.1%下降至3.8%,清遠的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至3.7%,為當前最低水平。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指出,房貸利率層面目前已經處于歷史性低點,可以確定的是利率面“政策底”已經逐步清晰。利率調整,尤其是針對首套房利率的降低,可以加快潛在購房者入市的腳步,并且在部分剛需比較集中的城市和區域起到明顯的作用。但對于市場處于降溫通道的城市,拉動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購房成本降至歷史低點 對于購房者而言,當前購房成本已降至歷史低點。 “首付比例出現積極的下調,且利率也到了比較低的水平,這說明今年實際上形成了歷史上較好的信貸環境和政策,購房成本已降至歷史低點。這是購房者需要積極把握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道。 張波也指出,從目前利率水平以及房價整體表現來看,買房成本已經進入到階段性低點,房貸壓力降至歷史性低點。因此,房地產已現政策底,市場底部也正逐步形成中。從大趨勢來看,雖然未來一段時間政策還會延續放松的態勢,但政策后續再次放松的空間會明顯收窄,市場底部徘徊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也是不少城市購房的“窗口期”,隨著保交樓、金融政策的不斷推進,樓市后續會進入到更為平穩的發展期。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亦提到,今年以來,多部委持續釋放政策利好,各地積極落實“因城施策”,需求端信貸政策不斷優化。信貸政策的進一步寬松有助于降低居民購房成本,緩和市場觀望情緒,帶動住房需求釋放。當前,部分二線城市限購限貸政策仍具備一定優化空間,預計隨著“金融16條”的出臺,短期各地政策放松力度有望加大,需求端政策仍將繼續改善,降低購房成本、降低購房門檻仍是重要方向。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為,接下來,預計調整的城市將會繼續擴圍,其他符合條件的城市也將會陸續跟進,預計接下來調整首付比例、調整認房又認貸將會成為政策調整的一個重要趨勢。
成都11月17日電11月17日,成都市住建局、成都市司法局聯合出臺《關于優化完善商品住房公證搖號排序選房有關規定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優化完善該市中心城區新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排序選房相關規定。 首先,成都市不再區分居民家庭購房資格的順位。登記購房人資格復核不再按照戶籍所在地、穩定就業地及社保年限進行順位排序。將原來無房居民家庭、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普通購房家庭三類優化為兩類,即無房居民家庭(含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以下簡稱“無房(棚改)家庭”),以及普通購房家庭。符合下列三類情形之一的,由開發企業自行組織銷售,不再實施公證搖號:首次開盤的“雙限地”項目及其后續批次房源;建筑面積在200平方米及以上的房源;登記購房人數在房源數(不含200平方米及以上)2倍以內的房源。 此外,建筑面積在200平方米以下且登記購房人數在其對應房源數2倍及以上的房源,實施公證搖號排序選房。其中,登記購房人數在其對應房源數2倍(含)至3倍之間的,按照無房(棚改)家庭、普通購房家庭兩類實施公證搖號排序選房;無房(棚改)家庭優先選購的房源不低于對應房源數的70%,剩余房源用于普通購房家庭選購。登記購房人數在其對應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對所有報名成功的無房(棚改)家庭實施公證搖號排序選房;若無房(棚改)家庭不足房源數3倍的,由普通購房家庭按照公證搖號順序遞補。 需注意的是,實行公證搖號項目報名結束后,登記購房人數在其房源數2倍及以上的,所有報名成功的無房(棚改)家庭、普通購房家庭均參與公證搖號排序,公證搖號排序結果將對外公示,并作為購房資格復核及按序選房的依據。 《通知》規定,購房申請人憑“購房資格預審碼”,通過成都市住建局網上政務大廳或者“天府市民云”手機應用客戶端購房登記系統進行報名登記,報名登記時間不少于1天。未取得“購房資格預審碼”的,購房登記系統不接受其報名登記。 公證搖號與公示,報名登記結束后,登記購房人數在其房源數2倍及以上的,住建部門及時將報名結果反饋至開發企業,并將報名成功的所有登記購房人名單推送公證機構,由公證機構按照無房(棚改)家庭、普通購房家庭兩類,實施公證搖號排序,并將搖號排序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天。針對購房資格復核與公示,《通知》也進行了明確。 針對選房,《通知》規定,開發企業自行組織銷售的,應當確保商品住房銷售過程公開、公平、公正,鼓勵企業組織在“天府市民云”線上選房。實施公證搖號排序選房的,開發企業負責做好購房人到場登記、按序選房、選房確認等工作,公證機構負責選房全過程監督,并做好證據保全。剩余及退出房源,由開發企業自行組織銷售。 據了解,該《通知》將從2022年11月18日起實施。(完)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中國房地產市場下行態勢仍在持續,不過一些積極變化出現。 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2.3%,與1月至9月基本持平;1月至10月,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6.1%,降幅比1月至9月收窄0.2個百分點,降幅連續五個月收窄。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當日指出,今年以來,面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下行,一些前期盲目擴張的房企資金鏈比較緊張,部分地方出現房屋交付困難問題。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積極推進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保交樓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效果逐步顯現。 從保交樓情況來看,付凌暉透露,全國房地產施工期超過兩年即將步入交付階段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房屋竣工面積降幅收窄。1月至10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降18.7%,降幅比1月至9月收窄1.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降幅收窄。 9月末中國多部門發布樓市支持政策,10月各地積極跟進。據機構統計,目前已有二十余城降低首套房商業按揭貸款利率至4%以下。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坦言,因多地疫情反復、居民收入預期未見明顯好轉,整體樓市銷售恢復不及預期。10月單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降幅均在兩成以上。 從供給端數據來看,1月至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下降8.8%。與此同時,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和土地購置面積同比降幅均較大。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杰認為,當前銷售市場低迷,對房企投資開工難有正反饋,供給端融資支持帶來的流動性更多保障在建項目的施工和交付,短期內房企拿地和新開工投資仍面臨下行壓力。 劉麗杰認為,本輪市場下行幅度較深,主要是宏觀經濟放緩、疫情反復、國際形勢多變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市場預期修復難度較大。展望后市,全面金融支持政策落地有望加快市場筑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