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体育官方中新社臺北12月31日電在民進黨當局宣布延長義務兵役至一年后,美國又宣布了最新一輪的對臺軍售。臺媒輿論近日高度重視臺當局軍事動向,有評論認為,民進黨承受不住美方壓力,讓臺灣成為美國“抗中的肉墊”。 美國有意“指導”臺灣延長兵役早已不是秘密。盡管當局一直矢口否認,隨著兵役延長命令宣布,民進黨當局所謂防務動向唯美國馬首是瞻顯露無遺。 專欄作者黃映溓在聯合新聞網寫道,開放進口美國“萊豬”、臺積電先進制程赴美設廠等讓民眾危機感不斷的事件,民進黨都說“沒有美國壓力”;此次延長義務役時限,民進黨同樣宣稱不是因為外部壓力。這些話,民眾信嗎? 美方有關部門近日宣布的對臺軍售項目價值約1.8億美元,這是美國政府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對臺軍售。早在今年1月,臺軍方就證實計劃向美方采購“火山”反戰車快速布雷系統。在美方公布該案后,民進黨當局防務主管部門聲稱,這一系統有助于提升臺軍所謂“不對稱作戰能力”。 臺灣退役中將張延廷在中時新聞網撰文道,美國現政府已第八次對臺軍售。就戰略層面,目前美國欲將臺灣打造成一只“武裝的刺猬、豪豬、毒蛙”,并和對岸進行激烈的焦土戰。但兩岸終究要長久走下去,因密切的經貿關系已不可能完全切割。一味在兵役制度或武器采購上纏繞,只是事倍功半、失去重心。 中國國民黨智庫安全組召集人、臺立法機構前民意代表林郁方30日晚在政論節目上說,該反戰車系統主要用于在灘岸上布雷,軍事作用有限。政治人物真正的智慧是讓戰爭不要爆發,而不是讓臺灣成為巷戰、肉搏的戰場,及美方的“抗中肉墊”。 《聯合報》專欄“民意論壇”的文章表示,時至今日,臺灣不尋求以和平方式化解兩岸政治歧異,妄想用軍事手段正面對決,無異于螳臂當車。政客自私自利,不負責任。但一旦戰爭爆發,戰死的是年輕人、無辜的是百姓、逃跑的是政客。 臺灣資深媒體人陳國祥在美麗島電子報專欄發文稱,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感到戰爭陰云變濃。民進黨的“抗中保臺”訴求由于缺乏避免戰爭的具體方法,所以無法引起共鳴。許多年輕人已警覺,臺灣陷入兵兇戰危險境,就是執政者搞出來的局面。
中國商報(記者雷珂馨文/圖)“現在天氣一冷,我的車基本上一天就要充一次電,續航能力感覺也比之前差了。”新能源車主小劉最近有點苦惱。 “新能源汽車冬季用車體驗不友好”已經成為車主之間固定的“吐槽”話題。在低溫天氣條件下,充電速度變慢、電池預熱效率偏低、空調耗費續航里程等問題總是困擾著車主,“新能源汽車什么都好,就是冬天少了點舒適感,多了些提心吊膽。”小劉開玩笑地說。 針對新能源汽車出現的“畏寒怕冷”情況,各大新能源車企在想方設法尋找解決方案。 近日,特斯拉、蔚來、問界、極氪、比亞迪等多家車企宣布將對旗下車型進行不同程度的OTA(Over-The-AirTechnology,空中下載技術)升級,針對冬季用車環境進行制動力、動能回收、空調系統的優化,通過實施系統智能化管理,解決車主們冬季出行的“痛點”。 受到汽車廠商追捧的OTA,如何給新能源汽車“添衣加物”,帶來“御寒”的效果?未來又將給車主們帶來多少駕駛體驗上的樂趣? OTA升級讓汽車“不怕冷”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開始熱衷于為車輛配備OTA功能,OTA也逐漸成為新車的“標配”。 OTA升級相當于遠程升級,例如智能手機的固件升級、App應用的系統更新,都屬于OTA的應用范疇。通過OTA升級,車企能夠達到幫助車輛快速修補系統漏洞及優化改善、提升操作便利性、節省用戶時間等多種目的。 小劉的愛車也是此次OTA升級的對象。他坐在車內,看著汽車中控屏幕上實時顯示的軟件更新進度。經過20分鐘的等待,系統提示汽車已經完成了更新工作。 根據官方更新提示,小劉的車在OTA升級之后可以體驗到雙效制暖模式,在低溫環境下,汽車將開啟自動空調,每小時能夠節省0.6度電。除此之外,汽車還新增了預約充電記憶、影院模式關聯、手機藍牙解閉鎖距離調節等功能。 “我在買車時就聽工作人員說過,廠家會通過OTA對系統進行升級,改進舊功能、增添新功能,這種體驗還是挺新奇的,有種給汽車‘補充養分’的感覺。”對于OTA升級給車輛冬季行駛帶來的影響變化,小劉表示,在降低能耗方面,車輛與之前相比有一定的改善,其他功能還需要體驗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評價。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除了更新制暖模式以外,部分新能源車型的近期OTA升級還對汽車動能回收、駕駛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優化,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冬季續航表現,助力車主們“熬”過漫漫寒冬。 OTA讓汽車“常用常新”? 談到對OTA的最初印象,車主王先生直言:“我當時購買新能源汽車時,看好的是其活動空間和智能車載系統,其實沒有太在意OTA功能。” 但隨著王先生駕駛時間的增長,他對OTA的了解也逐漸增多。“一開始,我的車上能夠使用的功能比較少,有輔助駕駛、智能影院等。隨著OTA的不斷更新,增加了幾十項功能,涉及智能駕駛、空間交互、影音娛樂等多方面。同時,之前開車時出現的音響問題也得到了改善,這種更新方式還是非常有效率的。”王先生告訴記者。 “許多車主在用車初期對OTA不會有太多感覺,但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支持車輛遠程升級的OTA功能已成為一項極具競爭力的配置。通過OTA整車升級,車輛會擁有更豐富的使用場景,讓智能電動車成為成熟的‘生命體’,這與傳統汽車產品越用越舊的體驗形成了對比。”小鵬工作人員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從2012年特斯拉推出的ModelS首次采用OTA技術,到現在OTA技術逐漸成為智能電動汽車的標配,國內的蔚來、理想、小鵬、比亞迪、極狐、問界等汽車廠商陸續推出了可實現OTA升級的車型。 不難看出,各大車企已加速布局配備OTA的車型。蓋世汽車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乘用車OTA裝配量為444.86萬輛,裝配率為22.1%;2021年,OTA裝配量則一舉達到764.63萬輛,同比大增71.9%,裝配率也大幅提升至37.5%;2022年,OTA勢頭更猛,僅在第一季度,OTA裝配量就達到212.89萬輛,裝配率高達44.7%。 技術問題引關注 OTA的流行讓許多車主開始擔憂它的安全問題,王先生也不例外。 “現在我們確實享受著OTA升級所帶來的便利,但在新技術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安全隱患,如果OTA出現故障,像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可以重新啟動,但汽車的突然重啟可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他強調。 隨著使用量的快速增長,OTA的相關投訴也在不斷增多。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OTA升級的投訴共計870個,車主們投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偷改車輛參數、軟件延遲嚴重、升級失敗等方面。 蓋世汽車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智能汽車OTA產業報告》提出,隨著OTA技術產品的廣泛應用,OTA技術升級時間長、技術可靠性和信息安全性等問題成為政府部門在制定政策中關注的重點。 針對OTA升級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近年來,國家各部門出臺了相關規范,如《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要求》《汽車軟件升級通用技術要求》。2022年4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開展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備案的通知》,規定具備OTA升級功能的整車應進行OTA升級備案,對車企OTA行為進行全流程監督管理。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未來車企OTA的升級管理將進入嚴格監管的時代。 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的日漸深入,OTA技術也將在汽車的智能網聯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能夠進一步規范汽車OTA市場,讓汽車OTA更好地服務消費者,也讓消費者對于OTA技術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
上海12月31日電(記者陳靜)記者31日獲悉,科技部“十三五”數字診療裝備重點研發專項之一——智慧仿生微創介入手術系統uAngio960在上海發布。這一設備融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多模態融合等領先創新技術,將推動介入手術進入智能精準診療時代。 如今,對于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基于造影系統引導的微創介入治療已逐漸發展為最主流的治療手段之一。據介紹,微創介入治療損傷小、并發癥少。中國介入治療患者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國產品牌“身影”難覓。據了解,因涉及學科種類多、技術門檻高,自介入治療引進中國以來,絕大多數介入手術設備依賴進口,高端介入手術系統更存在技術“代差”。 智慧仿生微創介入手術系統uAngio960由中國高端醫療影像企業“聯影醫療”牽頭成功完成研發并實現產業化。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葛均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介入治療科主任顏志平,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程英升等多位專家共同見證了相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