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体育官方在线登录習近平: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斗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 這段話出自2022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從瓦窯堡會議到洛川會議,從《實踐論》到《矛盾論》,從平型關大捷到百團大戰,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中積極探索根據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軍事建設、文化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關乎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重大決策,培育鑄造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永不過時。新時代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結合時代特點和改革需要,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黨著力解決國內外各種新的矛盾風險挑戰,經歷了“三件大事”,取得了十六個方面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明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鍛造了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成功推進和拓展了超越西方現代化理論的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這些成就的取得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傳承和弘揚包括偉大建黨精神、延安精神在內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結果。 黨的二十大制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面對當前百年未有之變局,我們要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領作用。這就是,在新征程上全黨要始終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要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理念,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要砥礪艱苦奮斗作風,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要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9600多萬共產黨員要傳承好、發揚好延安精神,自覺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激勵斗志,深深扎根于群眾之中,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 本期特約專家:張楠楠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新社長春12月29日電題:臘八蒜:開啟新年“倒計時” 作者李丹 在中國北方,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也到了剝蒜制醋,泡臘八蒜的時候。 64歲的長春人欒穎和老伴兒坐在板凳上,拿起塑料盆中的紫皮蒜,掰開蒜頭,搓去蒜皮,白白的蒜瓣兒很快就填滿了一陶瓷盆。“臘八蒜一泡,臘八粥一熬,年就到了。”欒穎說。 在古代,“臘”字有三層含義:“臘者,接也”,寓意新舊交替;“臘者同獵”,指奉上獵物祭祖敬神,祈求來年五谷豐登、闔家平安;“臘者,逐疫迎春”,寓意攘除災禍、迎接新春。 據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介紹,在古時,臘月更是商家盤點的時候。各家商號要在臘八這天攏賬,核算一年來的收支盈虧。當然,外欠和外債也要在這天算清楚,所以就有了“臘八算”的說法。 漸漸地,在臘八這天腌上一罐臘八蒜便成了北方人的節日食俗。在北京還流傳著一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 “民間還有一個很神奇的說法,只有在臘八這一天腌制的蒜才會變綠。”吉林省食品協會辦公室主任邱海蓉說。 “把蒜瓣在這天(臘八)放到高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的。”老舍曾在《北京的春節》中寫道,“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要多吃幾個餃子。” 每年腌制臘八蒜,是邱海蓉從母親那里繼承的習慣。“長輩會在這一天給全家準備臘八粥、泡臘八蒜,很有儀式感。臘八蒜有養生功效,可以解膩去腥、醒脾開胃。” 滿盆白花花的蒜瓣兒,過水洗滌,空水至干,切去根部,一層層碼在玻璃罐里,再倒入米醋,加入少許食鹽和冰糖。腌制臘八蒜的罐子最好是干凈、無油無水的容器,以免滋生細菌。也可將米醋用小火熬制,加入冰糖,晾涼后倒入罐中,直至沒過最上層的蒜瓣兒,扣蓋封嚴。 “也有人用陳醋腌臘八蒜,但陳醋腌制的顏色沒有米醋好看,用米醋腌出來的蒜顏色翠綠,味道更醇香。想要加快速度,就略加一點糖,冰糖更好,加糖的另一個好處是會降低蒜的辛辣味道。”邱海蓉說,腌制臘八蒜一定要選紫皮蒜,“紫皮蒜的大蒜素含量高,蒜瓣兒瓷實,鮮嫩汁多,口感脆香,腌出來更容易變綠,白皮蒜雖然也可以腌,但變綠時間可能要慢一些”。 隨著蒜瓣兒逐漸身染翠綠,醋也漸漸變成晶瑩的橙黃色,經冬日陽光一照,色如琥珀。待到除夕夜,就可迎來老舍口中的“色味雙美”了。 玻璃罐啟封,濃郁的蒜香和醋味一躍而出。蒜瓣湛青翠綠,溫潤如玉,辣味兒去掉不少,而醋味中帶著些許蒜香。蒜辣醋酸融在一起,還醞釀出絲絲微甜,既可單獨食用,也可與其他食材搭配。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冬的巔峰,亦是春的開始。臘八蒜,仿若冰天雪地里的一抹“春綠”,帶來年味兒,也開啟了辭舊迎新的“倒計時”。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王恩博)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29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穩步下降,2021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為14.6%,較2012年下降3.4個百分點,與主要經濟體差距不斷縮小。 國家發改委當天舉行《“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發布會,張江波在會上如是說。 但他同時指出,由于生產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快速發展,勞動力、土地等資源要素成本不斷上升,中國物流降成本工作面臨更加嚴峻復雜的挑戰。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交通物流運行受阻,社會庫存高位運行,物流保管費用明顯上升,社會物流成本水平出現階段性上升。 《規劃》將“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作為“十四五”時期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任務,明確提出到202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較2020年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 張江波介紹,《規劃》重點從鞏固減稅降費成果、更加突出提質增效、推進深層次降成本三個維度加大政策引導。例如,重點聚焦全鏈條降成本、系統性降成本,強調通過提高物流發展質量、增進物流效率來推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水平。 一方面,推動解決跨運輸方式、跨作業環節瓶頸問題,擴大低成本、高效率干支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供給;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貨物運輸結構,合理有序推進大宗商品等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鐵路貨運量占比較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促進以壓縮物流各環節絕對成本為導向的“數量型降成本”,向以完善物流運行體系、提高物流質量效率為重點的“系統型降成本”轉變。 同時,官方還將嚴格落實已出臺的物流減稅降費政策。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企業協同發展,推動設施聯動發展,支持生態融合發展。加快庫存周轉,減少社會物流保管和管理費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