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al皇家88体育全站手机版科技日報訊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獲悉,該研究所張永雨研究員帶領的海洋碳匯與能源微生物研究組進行的新研究,揭示了海洋聚球藻與異養菌群長期共存下互利共生的內在趨勢與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期刊《科學進展》。 聚球藻作為一種數量眾多、遍布全球海洋的原核藻類,是海洋初級生產力的關鍵貢獻者。聚球藻的生長代謝除受環境因素影響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異養細菌的調控。 以往的研究揭示了聚球藻與異養細菌存在著錯綜復雜的互作關系。聚球藻與異養細菌在長期共存條件下呈現出了互利共生的發展趨勢,并能最終建立一個營養自給自足的藻菌微生態系統。即使在長達2—3年內無人為補給營養,聚球藻始終能保持很高的細胞濃度和旺盛的光合固碳活性。 然而,海洋中的藻菌關系會受到各種動態變化的環境因素干擾。聚球藻與異養菌群的這種互利共生關系在各種環境因素干擾中能否保持穩定、能否重現尚不清楚。 張永雨團隊在聚球藻與異養菌群長期互作關系的研究基礎上,發現人為添加外源營養會破壞聚球藻與異養菌群長期建立的互利共生關系。 然而,一旦外源性營養物質被耗盡,它們又可逐漸恢復彼此的代謝共生關系。科研團隊利用宏基因組、宏轉錄組和^15N同位素示蹤等方法揭示了異養菌固氮是藻菌共生關系得以重建的關鍵驅動原因。期間,異養菌群表現出了獨特的行為策略。這種策略具體表現為趨化性、群體感應、生物膜的形成和藻多糖降解能力的增強等。 張永雨表示:“該研究表明,營養物質的化學計量對聚球藻和異養細菌的共生關系具有重要影響。” 然而,由于聚球藻和異養細菌已共存數十億年之久,它們可能已經建立了朝著互利共生關系方向發展的進化適應或內在傾向,以便能在不利的環境條件下健康生長。這可能也正是聚球藻在寡營養海洋環境中依然能保持其重要生態優勢地位的一種進化適應策略。
趙白執南 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國民養老保險等機構紛紛表示,已成功與客戶簽訂“首單”個人養老金保單。專家表示,保險業提供實體養老服務能力較強,在養老金融產品創設等方面具有綜合服務優勢。未來預期有更多保險產品加入個人養老金業務賽道。 多家險企成功簽訂保單 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保險參與個人養老金方面,日前,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銀保信)披露了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包含6家公司的7款養老產品。 25日當天,不少保險公司成功“出單”。比如,中國人壽與北京一家金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王先生成功簽訂中國人壽首份個人養老金產品保單。“個人養老金繳納和領取均享受個稅減免政策,對我個人而言,每年減稅約2000元。每月1000元繳費壓力不大,退休時每月養老金領取也是對個人養老的有效補充。”王先生說。 25日下午,人保壽險也在北京、浙江同時簽發第一張個人養老金保單。簽訂人為人保壽險在京法人客戶的中層管理人員侯先生和浙江杭州省級國企的員工丁女士,兩人在同一時間線上遠程購買人保壽險“福壽年年”產品。 國民養老保險的首單則是來自北京的新市民。國民養老保險表示,未來還準備申報多款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 保險行業具有綜合服務優勢 “養老金最終目的是要用于老年消費,最后轉化為實物或服務消費。誰能提供更豐富的健康養老服務,誰就會受到市場青睞。”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特聘教授、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說。 董克用總結,相較銀行理財、公募基金等養老產品,養老保險產品有三大特點。一是保障程度較高。養老保險產品具有預定利率,相對于銀行理財及公募基金而言,是可以保本的,預期收益較為明確,保障功能較強,在個人養老金體系中具有托底或兜底作用。二是抵御風險能力較強。以國內市場為例,保險業近20年的年化投資收益率基本穩定在5%左右,波動性小。三是養老儲備附加服務。保險業提供實體養老服務能力較強,起步也最早,預計許多公司會將養老保險產品與公司的一些健康養老服務資源相整合。 此外,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負責人朱俊生認為,養老保險與養老服務業的結合,促進了負債端保險業務與資產端投資業務的融合。養老保險資金投資養老服務業能夠緩解保險資金錯配壓力,規避經濟周期性風險,弱化因資本市場的不穩定對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的影響,提升抗風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搭建數字化服務平臺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將陸續面市。 展望未來,專家認為,應當將產品營銷與數字化更好結合,同時持續優化政策支持體系。董克用表示,個人養老金的參與主體之一是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如何發揮我國數字化網絡廣覆蓋的優勢,讓年輕一代盡早、盡快、更便捷地加入個人養老金制度中,是對金融機構的新挑戰。“我們應當改變傳統營銷模式,依托數字化技術創新搭建全球領先的個人養老金服務平臺。” 朱俊生建議,為促進養老保險和養老服務有機結合,政府可優化和完善支持政策體系,進一步發揮保險業在多層次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促進保險與養老產業融合與協調發展。保險機構可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資源稟賦、發展戰略等,審慎選擇參與養老服務的商業模式,提升專業化運營水平。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日集中開展了“全民大眾話養老,保險助力不能少”養老金融主題宣傳活動,進一步加大個人養老金政策宣傳力度。
作者:樊志菁 *美股全線下挫,三大股指跌逾1.5%; *美債收益率窄幅波動,2年期美債回落至4.47%; *迪士尼將繼續凍結招聘。 美股周一全線下挫,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表鷹派言論,經濟前景擔憂打壓風險偏好,原油跌至年內新低。 截至收盤,道指跌497.57點,跌幅1.45%,報33849.46點,納指跌1.58%,報1104950點,標普500指數跌1.54%,報3963.94點。板塊全軍覆沒,房地產和能源板塊跌超2.7%墊底,恐慌指數VIX漲8.29%,報22.20點。 明星科技股表現不佳,蘋果跌2.6%,市場預計供應鏈問題將影響今年iPhonePro型號600萬部的產能。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跌超2%,消息稱Meta正與三星及LG洽談面板供應,用于AR/VR設備。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奈飛跌1.5%。 中概股表現不俗,納斯達克金龍指數收漲1.4%,拼多多漲12.6%,公司第三季度營收3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1%,調整后每ADS收益8.62元人民幣,預估4.75元人民幣。此外,愛奇藝漲超9%,騰訊音樂漲超7%,唯品會、網易漲超2%,嗶哩嗶哩、微博、富途控股、理想汽車、百度漲超1%。 市場概述 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表講話。美聯儲副主席布雷納德(LaelBrainard)周一表示,全球經濟可能正面臨通脹波動的新時代,與疫情和俄烏沖突相關的一系列供應沖擊導致了物價持續上揚。布雷納德表示,供應鏈如此脆弱的事實可能預示著與過去幾十年相比通脹將更加動蕩。出于風險管理的原因,貨幣政策可能不得不收緊。“勞動力供應、去全球化和氣候變化帶來的長期供應變化可能會繼續使供應鏈更加脆弱。”她補充道。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Williams)表示,經濟將比此前預計的還要疲軟,“我們已經看到了緊縮貨幣政策的一些影響。隨著這種情況的持續,預計今年和2023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只會小幅增長。2023年底美國失業率將從3.7%升至4.5%-5.0%水平。” 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Bullard)認為,美聯儲需要在2024年將利率保持在5%以上,以抑制通脹。 美債收益率小幅波動,與政策預期關聯密切的2年期美債回落至4.47%,基準10年期美債守住3.70%關口。 根據芝商所(CME)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工具,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再加息50個基點至4.25%-4.5%的可能性為75%,明年3月前美聯儲將其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至少提高至4.75%-5%。 投資者也在關注本周將公布的一系列重要數據,其中包括最新通脹、非農就業報告,以此評估美國經濟狀況及美聯儲政策路徑前景。 高盛策略師格里斯曼(ChristianMuellerGlissmann)稱,模型顯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概率為39%,但風險資產定價僅反映了11%的概率。“考慮到衰退風險升高和增長/通脹組合的不確定性,股票風險溢價似乎很低。”報告預計,標普50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為17.5倍,高于15.7倍的20年平均水平。 個股方面,迪士尼跌3.2%,公司首席執行官艾格(BobIger)在回歸公司后的首次公眾會議上向員工表示,他不會取消公司的招聘凍結措施,他還將重新評估公司的成本結構。 費城半導體指數跌2.6%,美光科技跌超4%,高通跌超3%,英特爾、AMD、英偉達均跌超2%。 原油價格跌至年內低點后回升。疫情引發了對原油需求的擔憂,同時美國放松對委瑞內拉制裁也打擊了多頭。WTI原油近月合約漲1.26%,報77.2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近月合約跌0.53%,報83.19美元/桶。 國際金價走低,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下跌0.8%,收于1740.3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