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官方在线平台上海11月16日電在中國耕耘逾40年的國際美妝集團資生堂今年150周歲。資生堂集團CEO魚谷雅彥1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的中國早已是資生堂集團最大海外市場,是推動集團增長的關鍵引擎。我們很慶幸當時公司作出這樣前瞻性的決策,和中國的合作伙伴在北京開啟業務。”據悉,1981年,資生堂進入中國。 近年來,中國日益成為全球美妝行業創新策源地,積極參與本土創新成為資生堂中國業務增長的重要戰略。未來幾年內,資生堂集團將持續投資,在中國打造其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深化對中國消費者的皮膚研究、孵化包括醫學和口服美容在內的本土創新產品,并攜手各方加速開源創新。 在此間舉行的相關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資生堂中國專項投資基金——資悅基金將重點聚焦美妝、健康等市場新興品牌及上下游相關技術企業的投資機會,探索強強聯手的戰略合作。據悉,資悅基金的規模最高可達10億元
11月9日電“乘聯會”微信公眾號9日發布2022年10月零售銷量排名快報,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10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184.2萬輛,同比增長7.5%,環比下降4.2%;1-10月份累計銷量1671.8萬輛,同比增長3.0%。(中新財經)
有分析認為,到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可能會占據歐洲市場18%的份額。每六輛汽車中就有一輛由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生產,而目前這一比例約為3% 本報記者徐一鳴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發展,行業競爭日漸激烈。11月份以來,包括比亞迪、小鵬、蔚來、理想、廣汽埃安、哪吒、上汽等多家車企先后公布10月份銷售數據。從公布數據情況來看,多家車企銷量破萬輛,同比或環比增幅較為明顯,但也有部分車企銷量出現明顯下滑。 乘聯會表示,10月份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產銷態勢平淡,領軍廠商努力保持強勢良好態勢。9月份,16家廠商批發銷量萬輛以上企業的全月銷量占比達83.3%,這些9月銷售超萬輛企業的10月預估銷量為56.7萬輛,按照正常結構占比預測,10月份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68萬輛,較9月份銷量增長1%。 比亞迪單月銷量突破20萬輛 廣汽埃安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部分車企品牌在“金九效應”加持下,“銀十”同樣取得了不俗成績。10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1.78萬輛,同比增長168.89%,環比增長8.20%,且連續兩個月單月銷量突破20萬輛。根據乘聯會預測并以此計算,市場上每賣出10輛新能源汽車,大約有三輛來自比亞迪。 除了比亞迪,廣汽埃安、哪吒、上汽等車企也交出了優異“成績單”。10月份,廣汽埃安銷量達到30063輛,前10個月累計銷量212384輛,同比增長149.20%,提前2個月超額完成全年20萬輛目標。上汽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再次突破10萬輛大關,達10.17萬輛,前10個月累計銷量80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哪吒單月交付汽車18016臺,同比增長122%,銷量一舉超過蔚來、小鵬、理想等。 反觀新勢力三杰“蔚小理”,蔚來、理想銷量同比均實現增長,但環比有所下跌,小鵬則呈現同比、環比雙降態勢。10月份,蔚來交付10059輛,同比增長174.30%,較9月份交付10878輛環比下跌7.52%。理想交付10052輛,同比增長31.4%,但較9月份交付的11531輛環比下跌12.83%。 小鵬10月份交付量為5101輛,同比下降49.7%,環比下降39.8%,并呈現連續4個月環比下跌態勢。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表示,當前小鵬G9的物流運輸和交付整備工作已全面到位。10月27日,小鵬G9正式開啟規模交付。11月份起,G9的產量將穩定爬坡,加速交付G9到更多用戶手中,并推動整體交付量持續提高。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競爭激烈格局,新能源車企除了加強研發保證技術領先之外,還要強化市場創新和資源整合以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提升市場占有率。 自主品牌強勢崛起 新能源車企布局出海 11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出口汽車35.2萬輛,同比增長60.00%。1月份至10月份中國出口汽車261.5萬輛,同比增長52.8%。 中汽協預計,在穩經濟、促消費政策持續作用下,今年四季度汽車產銷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以及汽車出口延續良好發展勢頭,全年汽車市場將實現穩增長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標普全球旗下汽車研究機構日前發布報告稱,到2023年底,歐洲能源危機或使其汽車產量平均每季度下降近40%,即超過100萬輛,這給中國新能源汽車進軍歐洲市場帶來極大機遇。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比亞迪、蔚來、吉利、嵐圖等車企均向市場釋放海外布局信號,國產新能源車在海外市場滲透率將會快速提升。”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擁有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疊加產品迭代速度較快,是國外客戶青睞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因。 10月4日,比亞迪與德國汽車租賃公司Sixt簽訂購買協議,其產品順利進入德國市場;10月8日,蔚來宣布擴大歐洲市場份額,并決定向德國等四國推出ET7、ET5和EL7三款車型;11月4日,吉利汽車與匈牙利格蘭德汽車中歐公司在布達佩斯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標志著吉利汽車將首次進入歐盟市場。根據協議,格蘭德汽車將在匈牙利、捷克以及斯洛伐克銷售吉利的幾何C型電動汽車,首批汽車預計將于2023年上半年開售。繼挪威之后,嵐圖汽車計劃于2023年起進入瑞典、荷蘭、丹麥、以色列等國,不斷拓寬海外市場,增強品牌影響力。 柏文喜表示,部分新能源車企發力海外市場,一方面表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有著較強的行業競爭力與市場拓展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相對而言已經十分激烈。 FitchSolutions機構分析稱,到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可能會占據歐洲市場18%的份額。每六輛汽車中就有一輛由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生產,而目前這一比例約為3%。(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