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动态

19体育入口

日期:2023-03-27 22:37:47 来源:19体育入口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19体育入口作者:王珍  國美零售(00495.HK)2023年1月2日晚公告了債轉股的方案,其所欠約4.16億港元廣告費的債權人寰亞國際資本有限公司(下稱債權人)擬以債務金額認購國美零售增發股份,認購價0.1023港元/股,將占認購后國美零售總股本的10.21%。  2022年12月30日,國美零售與債權人訂立協議(下稱協議)。據此,國美零售同意將欠債權人的債務資本化,而債權人同意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約40.63億股新股份,每股發行價為0.1023港元,比2022年12月30日國美零售的收市價0.11港元/股折讓約7%。  資本化股份相當于國美零售現已發行股本的約11.37%,占國美零售發行資本化股份后已發行股本的約10.21%。發行資本化股份須待港交所批準資本化股份上市及買賣后方可作實。如果債務資本化的條件未能在2023年1月31日或之前達成,則協議將終止。  此次債轉股后,國美零售控股股東黃光裕及其一致行動各方在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將從之前的21.53%,降至19.33%;債權人在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將從之前的0%變為10.21%;其它公眾股東在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將從之前的78.47%,降至70.46%。  國美零售稱,由于國美零售存在流動資金問題,對于拖欠債權人的約4.16億港元廣告費,以債務資本化來清償,可以讓國美零售節省現金資源用作其他用途。  為了緩解國美零售目前的資金及債務壓力,國美零售2022年12月30日晚公告透露,國美零售當天與國美管理有限公司(為一家由黃光裕全資擁有的公司)訂立貸款協議,國美管理有限公司同意向國美零售提供1.3億港元的免息、無抵押貸款,初始期限不超過六個月,可延期。  此前,黃光裕的公司已三次、累計向國美零售提供5億港元免息無抵押貸款。截至2022年12月30日,黃光裕向國美零售提供的免息無抵押貸款增至6.3億港元。  2022年12月30日晚,國美零售執行董事、國美電器ToC事業群董事長、黃光裕的妹妹黃秀虹,在國美零售旗下的真快樂APP舉行了她的首場直播帶貨活動,歷時3小時直播共吸引12.6萬網友參與,交易額創下國美2022年直播帶貨活動的新高。  國美零售2022年12月29日晚公告透露,其附屬公司國美電器近日收到法院破產清算申請,申請人主張追討貨款470.6萬元,但這些債權債務并未有生效法律文書予以確認。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國美電器原來坐鎮廣州、深圳的兩位分公司總經理均已于2022年12月離職。面臨資金及門店經營壓力的國美電器欲轉攻直播電商,謀求“瘦身”自救。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電國際房地產服務和咨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27日在北京發布《2022年四季度北京寫字樓零售市場報告》顯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2023年北京零售市場也將迎來快速恢復期。  四季度,在北京寫字樓市場租賃成交中,高科技、金融業和專業服務業繼續位居成交前三甲,分別占總成交面積的43.9%、19.1%和14.1%。縱觀全年,高科技業占比有所下降,而生物醫藥行業繼續繁榮,成交占總成交面積的6.5%。戴德梁行北區項目及企業服務部主管廉峰哲表示,預計從明年二季度開始市場將逐漸恢復正常,未來一年,市場成交量將迎來大幅提升。  報告認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2023年北京零售市場也將迎來快速恢復期。2022年推遲入市的項目大多招商都已完成,預計將在2023年上半年投放市場,全年市場或將迎來超過160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項目的開業將進一步提升區域內的商業配套,激發區域內的商業活力。  戴德梁行北區商業地產部主管孟祎表示,近期北京啟動了新一輪商圈改造提升行動計劃,預計這些區域的老舊改造項目及處于停滯狀態的商業項目也將逐漸被盤活投放市場,整體市場將迎來提質升級的加速期。  報告顯示,2022年全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場共錄得266億元人民幣,成交宗數34宗。從物業類型來看,辦公及研發辦公類是主流業態,占全年成交額的77%。從買家類型來看,內資買家的成交額占比85%;自用型買家占比提升,達到48%,其中金融機構買家交易依舊活躍。  戴德梁行北區資本市場部執行董事楊蕾表示,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投資機構差旅考察將不再受限,預計明年上半年大宗交易市場將會出現一個“小爆發”。(完)

  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殘聯日前印發《關于開展“精康融合行動”的通知》,擬利用三年時間,提高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質量和水平,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基本康復服務,增強精神障礙患者及家庭獲得感、幸福感,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安全、平穩、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  《通知》對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縣(市、區、旗)覆蓋率、登記康復服務對象接受規范服務率等明確了分年度任務指標。  第一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圍繞“服務覆蓋年”建設目標,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主體培育取得顯著成效,依托現有資源建立的轉介服務機制基本完善,全國統一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國家轉介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全國轉介信息平臺)基本搭建完成,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構和康復對象檔案數據比較完善。全國50%以上的縣(市、區、旗)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登記康復對象接受規范服務率達30%以上。  第二年(2024年1至2024年12月),圍繞“提質增效年”建設目標,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形式較為豐富,康復對象疾病復發率、致殘率顯著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就業能力明顯提高,康復對象及照料者接受專業服務的意識和意愿顯著增強,全國65%以上的縣(市、區、旗)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登記康復對象接受規范服務率達45%以上。  第三年(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圍繞“長效機制建設年”建設目標,全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持續完善,服務專業性、穩定性、可及性明顯增強,社會輿論環境持續向好,社會歧視現象明顯減少。全國80%以上的縣(市、區、旗)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登記康復對象接受規范服務率達60%以上。  《通知》提出六個重點行動計劃,為全面推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指明方向。  一是服務體系建設布局優化行動。提出統籌規劃精康服務體系,加強基層服務網絡標準化建設;每個地級市設置具備綜合功能的精康服務機構,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和指導功能;引導城市精神衛生優質服務資源到農村開展康復服務,大力提升農村地區精神康復服務能力和水平等要求。  二是暢通治療與康復轉介行動。提出統籌利用現有資源,整合形成全國統一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國家轉介信息平臺(簡稱全國轉介信息平臺),實現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和康復對象需求等信息共享和轉介;明確各類企事業單位、村(居)委會、社會組織和個人,可在發現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需求時,向全國轉介信息平臺提出登記申請,暢通社區康復服務對象的登記渠道,促進服務資源鏈接等要求。  三是服務供給能力提升行動。提出發揮各類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和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有條件的殘疾人康復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服務供給能力;加快培育多元化的市場主體,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參與服務供給;豐富發展服務內容、推進服務形式多樣化等要求。  四是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行動。提出大力培育精神衛生社會工作者隊伍,用好用足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廣泛開展技術指導、評估督導和培訓示范;明確直接從事服務人員每年至少接受20小時的專業培訓;加強服務人才保障,實行體現專業服務價值激勵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要求。  五是可持續發展保障行動。提出強化政府政策引領推動作用,民政、衛生健康、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通過統籌現有資源,積極支持“精康融合行動”實施;引導社會資金籌集和使用,落實慈善捐贈的相關優惠政策,引導社會力量支持參與提供服務等要求。  六是服務支撐體系優化行動。提出建立服務記錄和統計報告等運行監管制度,規范服務價格秩序,加強正面宣傳,為患者提供社區融入服務,推動參加社區活動,構建社區關系網絡等要求。  (總臺央視記者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