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动态

亚新体育官方网站下载app

日期:2023-03-10 21:33:54 来源:亚新体育官方网站下载app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亚新体育官方网站下载app中新社首爾12月29日電(劉旭萬佳欣)當地時間29日,韓國一高速公路發生車輛追尾事故并引發火災,目前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37人受傷。  當地時間29日13時49分(北京時間12時49分)左右,韓國京畿道果川第二京仁高速公路上發生車輛追尾事故,事故引發火災,火勢隨后向公路隔音隧道方向蔓延擴散。現場視頻畫面顯示,火災發生時,隔音隧道內數百米長的道路區間全部被紅色火焰包圍,隧道兩側散發出黑煙。  據韓聯社報道,截至目前,火災已造成5人死亡,3人重傷,34人因吸入煙霧等受輕傷。當地消防部門消息說,有傷者傷勢較重,傷亡人數可能增加。  火災發生后,韓國消防部門動員了94臺水泵車等裝備、219名消防員和消防直升機,于當天15時18分許控制火勢,16時12分許,大火被完全撲滅。  韓國消防部門和警方消息稱,將在結束滅火和救援工作后展開事故原因調查。

  12月28日電2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白劍鋒介紹《202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評價報告》有關研究結果。  一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成效顯著。我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指數達到116.3,首年即較上年基期值增長16.3,知識產權制度建設、保護體系、市場運行機制、公共服務體系、人文社會環境、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六項一級指標均比上年有較大增長,反映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實施第一年,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取得重要進展。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發展勢頭良好,2021年,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上年提高1.2件。知識產權促進產業發展作用日益明顯,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18年的11.6%上升到2020年的11.97%,專利對國民經濟增長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版權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比重從同期的7.37%上升到7.39%,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知識產權貿易出口占比持續增長,2021年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達3783億元,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0.1%,較2018年提升6.6個百分點。  二是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互相支撐作用明顯。從各省級區劃情況來看,廣東等十個省市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高度融合、知識產權對區域經濟發展促進作用顯著;四川等六個省市,知識產權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好引領作用,有力促進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從四大經濟區域來看,東部地區不僅知識產權發展指數較高,指數增幅也較快,表現出更好的創新活力、保護能力及發展環境。從重大戰略區域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知識產權發展指數高于其他區域,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指數為90.41,較上年參考得分增長2.86,區域知識產權發展增幅最大。長三角地區發展指數為87.23,是長江經濟帶知識產權發展的重要優勢地區。京津冀地區發展指數為84.31,知識產權運用效率方面成效突出。  三是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穩步提升。我國知識產權國際比較指數為79.56,較上年增長0.67,在49個樣本國家中排名第8,與上年持平。前七位國家依次為美國(89.79)、日本(86.35)、瑞士(82.89)、荷蘭(82.59)、韓國(82.55)、法國(80.01)和德國(79.94)。從各分項指數來看,我國知識產權產出能力指數為81.21,排名第5;知識產權發展基礎指數為83.07,排名第8;市場價值指數為74.40,排名第10,各分項指數均進入世界前10,反映出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的進一步增強。(中新財經)搜索復制

  12月28日電2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發布了《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專利轉移轉化成效穩中有升。  一是發明專利產業化率近五年穩步提高。2022年,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6.7%,較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48.1%,較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較2018年提高3.1個百分點。  二是大中型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同比上升。2022年,國內大、中型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分別為50.9%和55.4%,分別較上年提高3.8和0.8個百分點。國內龍頭企業專利轉移轉化能力較強,帶動我國發明專利產業化率不斷提高。  三是高校發明專利轉移轉化水平較上年提升。2022年,我國高校有效發明專利實施率為16.9%,較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9%,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高校發明專利許可率為7.9%,其中,普通許可是高校許可的主要方式,所占比重超過六成,達到64.3%。轉移轉化機構建設等措施有效促進了高校專利轉移轉化水平提升。  四是開放許可制度受到專利權人重視。我國有效發明專利許可率為12.1%,較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近五年持續上升。針對專利開放許可的調查顯示,48.3%的專利權人知曉開放許可制度,有49.6%的專利權人愿意采用開放許可方式,其中高校專利權人這一比例達到9成。開放許可促進專利轉移轉化的制度作用正逐步顯現。  此外,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持續優化。  一是專利權人遭遇過專利侵權比例處于歷史低位。2022年,我國專利權人中遭遇過專利侵權的比例為7.7%,連續兩年低于8%,這一比例低于“十三五”期間10%以上的比例,更是顯著低于“十二五”期間最高28.4%的比例。這顯示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持續改善,專利侵權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二是企業遭遇專利侵權后維權方式更趨多元。2022年,我國企業專利權人遭受專利侵權后采取維權措施的比例為72.7%,已連續四年保持在七成以上。企業專利權人在遭遇侵權后采取兩種以上措施維權的比例為50.2%,較上一年度提高了1.9個百分點,表明我國企業專利維權能力整體進一步提升。  三是專利侵權高額度賠償比例總體處于上升趨勢。2022年,我國專利侵權訴訟法院判定賠償、法院調解或庭外和解金額超過500萬元的比例為7.0%,連續兩年位于7%以上。比較來看,“十三五”期間該比例最高為3.1%。調查還顯示,有45.3%專利權人了解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知識產權“嚴保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力度持續加大。近年來我國申請人不斷拓展海外專利布局,且預期還將保持增長。2022年調查顯示,被調查企業中預期繼續加大海外專利申請力度的比例為8.3%,僅有2.1%預計會減少海外申請。調查也顯示,被調查企業中,使用過境外專利的比例是向境外許可或轉讓過專利比例的2.1倍,我國企業專利引進多、輸出少的局面仍然明顯。  葛樹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圍繞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和保護成效,繼續做好年度專利調查工作,為知識產權宏觀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中新財經)搜索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