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动态

明陞体育线上登陆

日期:2023-03-27 22:06:52 来源:明陞体育线上登陆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明陞体育线上登陆“非”說不可2022丨中肯農業合作是雪中送炭也是錦上添花  2022年已接近尾聲。這一年,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變局,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大國博弈、經濟復蘇、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等方面均面臨嚴峻挑戰。這場變局不限于一時一事、一國一域,非洲大陸也在時代的裹挾下經歷了極端天氣、戰亂沖突、糧食安全、人道主義危機等多重考驗。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非洲總站年終特稿《“非”說不可2022》將為您梳理2022年非洲大陸經歷的主要大事,并介紹面臨時代變局,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彰顯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等理念倡議,與非洲國家合作發展,為非洲大陸的和平與復興注入新動力的情況。  地緣危機疊加干旱東非糧食安全難保  烏克蘭危機帶來的硝煙雖然在東歐升起,卻也飄到了6000公里之外的東非。東非地區小麥大量依賴進口,而最大的來源國就是俄羅斯與烏克蘭。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數據顯示,肯尼亞進口小麥中67%來自俄羅斯,22%來自烏克蘭。受烏克蘭危機加劇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制裁加碼的影響,肯尼亞今年出現了嚴重的燃油短缺和油價上漲,這也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物價不斷走高。此外俄羅斯的化肥也難以運抵東非,耕者無其肥的現象加劇了農業產量不足。  而氣候變化帶來的天災更是難以應對。索馬里、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多個東非國家連續數個雨季雨量不足,正遭遇40年來最嚴重干旱。成千上萬的牲畜和野生動物死亡,糧食歉收甚至絕收。肯尼亞糧食安全指導小組7月評估,肯尼亞東南部一些農業地區今年全年的玉米收成可能比近5年平均水平減少近80%。  根據肯尼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0月份肯尼亞全國通貨膨脹率達到9.6%,創5年來新高。食品價格上漲給當地民眾帶來的“痛感”最為直接。買肉的人變少了,小麥、大米、玉米、木薯、大豆等主糧對于底層民眾而言,也只是勉強能消費得起。  肯尼亞單親媽媽卡羅琳·恩東古負責一個為貧民窟兒童提供免費午餐的公益項目,她告訴記者,自己現在越來越力不從心。食材價格基本上漲了一半,25公斤一包的大米,從原先的1500-1800肯尼亞先令漲到2200肯尼亞先令左右,2公斤一包的小麥面粉價格從110肯尼亞先令漲到170-180肯尼亞先令。  中國技術走進非洲農業合作結出碩果  就是在這樣干旱的情況下,肯尼亞的一所大學里卻傳出了振奮人心的豐收消息。  在喬莫·肯雅塔農業技術大學校園里,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的現代農業示范區11月迎來了試種玉米的大豐收。這次試種的玉米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品種,用的種子是和周邊普通農戶一樣的當地白玉米,唯一區別就是采用了中國種植管理技術。正是中國的技術,讓試種玉米的產量達到了每英畝2700公斤,比周邊地區提高約50%。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嚴雪說:“當地的居民看到我們玉米的種植情況,包括產量,他們感到非常驚訝。他們說在目前為止沒有看到過長勢這么好的玉米,尤其是今年嚴重干旱的情況下,能夠有這么好的產量,他們是沒有想到的。”  中心的非方主任羅伯特·吉圖魯更是興奮地告訴記者:“這里氣候非常干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非常高興試種獲得了豐收,氣候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他覺得,中國的種植管理技術可以讓耕種更簡單,并且也適合教授給農民,而這次豐收只是一個起點,有望全面提升肯尼亞作物的生產能力。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近年來引進了葡萄、甜高粱、小米等多個新品種在當地進行試種,而且除玉米外,還在不斷積極探索使用中國技術加當地品種的新模式,下一步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也將根據成功經驗,編寫小冊子,向周邊農戶分發,力求用最簡單的方式為農戶普及最高效的技術。  同樣簡單高效、在肯尼亞廣受歡迎的還有中國的大棚技術。  1997年,南京農業大學的劉高瓊教授被派來埃格頓大學參與農業教育援助項目。他嘗試用自己從中國帶來的大棚種植番茄,產量竟比當地高出了5-7倍之多。時任肯尼亞總統莫伊在參觀大棚時贊嘆道:“這真是一個奇跡”。隨后來參觀學習的政府官員、農民和學生們接踵而至,中國的大棚技術開始在肯尼亞推廣開來。劉高瓊教授表示,在目前氣候干旱的情況下,大棚技術受到了當地農民的喜愛,采用大棚技術種植成為肯尼亞農業種植的時尚。他說:“最近10年,大棚相當于一個高峰,很多農戶都開始購買大棚。現在主要作物就是番茄、甜椒,都是當地主要的蔬菜作物。”  埃格頓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薩繆爾·尼亞拉拉介紹說,以前肯尼亞也有大棚,但基本上都是用于花卉種植或其他大型農場的大棚,中國的大棚技術是首個在肯尼亞被用于小規模蔬菜種植的大棚技術。當地農戶很歡迎中國大棚,因為簡單而且非常有效。近十年來,大棚技術提高了蔬菜及小型水果的產量,為肯尼亞的食品安全和提高農民收入做出了貢獻。  依托大棚技術,劉高瓊教授和肯方專家一起培育新的作物品種,目前已有14個品種在肯尼亞推廣種植。這些使用中國大棚技術培育的新品種,不僅產量高,而且口感好、營養豐富,深受當地農戶和市場的喜愛。  此外,在肯中資企業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由100家在肯中資企業組成的肯中經貿協會于12月2日向肯尼亞政府捐贈1000萬肯尼亞先令,用于幫助肯尼亞抗擊旱情。  “一帶一路”授人以漁高科技多渠道助農惠農  隨著中肯兩國農業科技合作的不斷加深,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也在埃格頓大學揭牌。在這里,來自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等十幾個非洲國家和中國的農業學者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作物的基因和病蟲害檢測,篩選更具有抗旱性的種子。作物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教師斯蒂芬·吉森古說:“如今我們正從傳統育種轉向作物分子生物學輔助育種,所以我認為這個實驗室,說它有多重要都不為過。實驗室對肯尼亞和全球農業都非常關鍵和重要。”  技術合作,核心是人才培養。得益于中肯不斷深化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越來越多的肯尼亞學生赴華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僅在埃格頓大學,就有約60名留華歸肯博士生任教。  中國不光幫助肯尼亞培養頂尖人才,也在深入基層,幫扶當地普通農戶。10月18日,“中非農業發展與減貧示范村”在肯尼亞納庫魯郡馬坦吉提薩村掛牌成立。這是肯尼亞建設的首家示范村,也是“‘一帶一路’南南合作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在非洲掛牌成立的首批示范村之一。示范村將在三年建設期內(2022-2025),通過培訓示范、專家不定期指導的方式,有計劃地在肯尼亞推廣“切拉攏”糧用菜豆新品種等多項當地急需的先進實用農業技術,從而提升肯尼亞農業科技水平,實現農村增產增收。  無論是“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還是中國對非合作“九項工程”,糧食安全永遠是中國對非合作的優先領域之一。埃格頓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薩繆爾·尼亞拉拉期待在未來,中非命運共同體可以讓非洲實現更好的發展。尼亞拉拉說:“我們非常期待全球發展倡議可以發揮更大作用,增加食品供應,改善肯尼亞的小農民生。中肯、中非已經形成命運共同體。中國已經能夠養活如此龐大的人口,我們需要引進中國的技術,來實現食物自給。所以我認為我們需要強化我們之間的命運與共。”  除了用技術幫助當地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讓當地農民富起來也成為中國對肯農業合作的重要課題。  今年舉辦的第四屆“非洲好物”網購節上,肯尼亞的茶葉、咖啡、玫瑰花、堅果等62種名特土優產品同中國消費者見面。8月2日,首批肯尼亞新鮮牛油果啟程赴華,走上中國餐桌,肯尼亞也是第一個對華出口新鮮牛油果的非洲國家,在截至10月底的三個月中,輸華牛油果幫助肯尼亞賺取了超70億肯先令的收入,優質的肯尼亞牛油果也在今年的進博會上大放異彩。  農業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也是非洲多數國家的重要產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過去十年,中國不斷加強對非農業技術合作,助力非洲保證糧食安全、幫助非洲提升農產品收入。非洲渴望學習中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中國也希望在農業發展的道路上與非洲大陸攜手同行,共同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央視新聞客戶端總臺記者趙倩)

  來源:生命時報近幾日,各地陽性感染者抗原陸續轉陰,但仍有不少人感覺渾身沒勁,容易疲憊,精力也難以集中,甚至走路都快不起來,就想躺著不動……12月29日,北京市衛健委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恢復期健康管理專家指引(第一版)》。其中提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個人康復指南》,結合臨床觀察和人群調查,感到機體乏力或自覺疲乏,休息后未見明顯緩解,是新冠病毒感染恢復期最常報告的癥狀。明明已經轉陰了,為什么還是感覺虛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以往的活力?《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采訪專家,告訴你如何盡快回到最佳狀態。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教授孫志佳轉陰后為什么還感覺累?孫志佳表示,轉陰并不代表徹底康復,我們可以把感染過程看成一場戰役,由陽轉陰代表一場戰斗的結束,后面的戰線可能還拉得很長。抗原和核酸轉陰了,但身體還會出現不適,此時并不能說是完全康復了。渾身無力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在我們轉陰之前,人體的免疫系統實際上一直在跟新冠病毒斗爭。感染期間出現的高燒、咳嗽、腹瀉、嘔吐等癥狀,對身體來說都是一種較大的消耗,由此導致的虛弱是正常的。不少人在生病期間的睡眠和飲食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半夜咳醒、高燒不退,可能很多天都睡不好;吃不下飯、惡心想吐等也會減少每天的營養攝入量。“消耗比平時大,補充又比平時少,身體自然會變得虛弱。”孫志佳說,從精神層面來說,生病的時候身體注意力都集中在對抗病毒上,打敗“對手”后立刻就松弛下來,也會讓人感覺虛弱無力。何時才能恢復往日的活力?走一段路就累,爬四五層樓就喘,胸悶氣短、精神不振,身體何時才能徹底恢復?■孫志佳表示,沒有基礎病、感染后癥狀較輕的中青年人群,一般恢復時間較短,2~3周后都會慢慢恢復。■年齡較大、存在基礎病的中老年以及感染后癥狀嚴重的人群,恢復時間相對較長,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不過,無論哪類人群,稍一活動就出現嚴重氣喘,突然出現陣發性或毫無征兆的心慌心悸等,要格外小心,必要時立刻就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高燕也表示,雖然已經轉陰了,但人體體力和功能的恢復還是需要時間的,大約需要2~3周。這個時候不要太焦慮,要適當注意休息、加強營養,讓自己盡快回歸到正常狀態。恢復期要注意什么?北京市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恢復期健康管理專家指引(第一版)》,針對乏力問題建議如下:1、保持日常生活節奏規律、確定活動優先順序、合理制定工作計劃。2、癥狀較輕微而無呼吸困難,常規進行基礎疾病治療的同時可適當予以補氣藥物的治療,如百合、桔梗等藥物補益肺氣,宣暢氣機。若出現呼吸困難不能緩解,需及時前往醫院就醫。3、可以采用泡洗等中醫外治療法,取生姜3片(約一元硬幣大小)加艾絨5克、鹽5克,共煮10分鐘,加水至踝關節以上,控制溫度在40℃~43℃,保持此溫度泡洗約30分鐘,每日一次。以微微汗出為宜,不可大汗淋漓。如果有心臟病,泡洗時間需要減半,切不可時間過久。孫志佳表示,康復期身體在慢慢恢復,這個時候心態、飲食和運動上多加留意,有助幫我們盡快恢復到往日狀態。心態上康復期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心理狀態,接受自己身體虛弱的現狀,不必過分焦慮,給身體一段恢復期。飲食上日常生活中,清淡飲食、多休息,保證每日攝入足量蛋白質和新鮮果蔬,每天1~2個雞蛋、喝點牛奶,吃些魚肉、雞肉等優質蛋白,利于身體盡快康復,切忌大吃大喝或“報復性進食”。另外,從中醫角度看,高燒后身體會氣陰不足,出現氣虛陰虛,尤其是肺虛和脾虛。孫志佳建議可以泡點太子參加麥冬代茶飲,中老年飲用時可再加入幾片三七。運動上康復期運動注意量力而行,因為新冠病毒會攻擊心肌細胞,劇烈運動可能存在一定風險。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康復早期不要劇烈運動,幾周后慢慢過渡到正常運動量和強度:推薦:推薦進行一些適度的、相對溫和的運動,比如從散步、到逐漸地快走,然后慢跑,慢慢地恢復運動。不推薦:一些競技類的運動,比如足球、籃球、羽毛球、長跑這類激烈的運動先放一放。可適度做:可以適度做一些廣播操、健身操、八段錦等,康復早期的運動不能劇烈,而且要控制時間。此外,平時血壓、血糖等指標控制較好的基礎病人群,轉陰后出現指標異常波動,一定不要大意,密切關注、及時就醫。雖然獲得了抗體保護,大多數人短時間內不會被奧密克戎感染,但這并不等于之后就可以放飛自我了,二次感染的可能依然存在。戴好口罩、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習慣,依然很重要。▲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田玉汀本期編輯:鄭榮華右下角點個在看再走??

  2022年12月22日是中國與新西蘭建交50周年紀念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新西蘭總督基羅互致賀電,李克強總理也同新西蘭總理阿德恩互致賀電,共同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  中新建交50年來,兩國政府和人民秉承爭先精神,持續投入全方位交往,開創了中國同發達國家關系的多項“第一”。中新關系強調平等互利和多邊主義,具有劃時代意義。  經貿合作充當開路先鋒  經貿合作是中新關系發展的動力源,驅動雙方科技、教育、文化和旅游等各領域合作,并為兩國政治互訪和軍事交流營造積極氛圍。中新經濟結構高度互補,中國在紡織鞋帽、機電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新西蘭則在農林牧漁業領域具有優勢。自1972年中新建交以來,單一貿易關系已演進為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經貿合作網絡。中國目前是新西蘭第一大貨物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  新西蘭最先認識到中國開放后的巨大市場潛力,將加強經貿合作特別是機制化合作置于對華外交的重心。兩國秉持爭先精神,新西蘭不僅率先同中國建立了一系列雙邊經貿合作機制,還主動幫助中國融入開放國際經濟秩序,造福兩國民生福祉,其間創造的諸多“第一”組成兩國關系史的“榮譽墻”。  1997年8月,新西蘭第一個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同中國結束雙邊談判,并幫助中國爭取其他成員國的支持。2004年,新西蘭在發達國家中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08年4月,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發達國家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中新雙邊貿易額實現飛躍。2017年4月,新西蘭成為首個同中國啟動自貿協定升級談判的發達國家。  隨著國際經濟秩序加速變革,兩國繼續保持緊密合作。2017年3月,中新簽署關于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安排備忘錄,再次創造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合作先例。目前,兩國正積極挖掘高標準和前沿經貿合作機遇。新西蘭是亞太區域合作重要新機制《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的創始成員國,引領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發展趨勢。2022年8月,包括新西蘭在內的DEPA創始成員國決定成立中國加入DEPA工作組。新西蘭還對中國加入CPTPP持開放態度。  多邊主義塑造戰略協同  新西蘭外交政策素來堅持多邊主義和獨立務實原則。一方面,戰后新西蘭逐步建構起多邊主義的國際秩序觀,傾向于重視規則的和平、包容的多極秩序而非單極霸權。另一方面,新西蘭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秉持現實主義外交政策,淡化意識形態和文化差異影響,聚焦本國現實利益發展對外關系。多邊主義和務實特性相互增強,共同推動新西蘭將中新關系視為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  中新兩國均奉行獨立外交政策,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倡導者和受益者,在國際地區事務中擁有共同利益和相似立場。兩國長期秉持多邊主義,主張通過各國共同達成的規則和共識開展全球治理,反對由個別國家發號施令。雙方均認為須堅持全球化和開放地區主義,維護國際秩序,攜手應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  求同存異是兩國發展關系的共識。中新盡管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并不以分歧定義雙邊關系。新西蘭對于“五眼聯盟”試圖擴大職權持保留態度,拒絕簽署該組織批評中國的聯合聲明。中新在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框架下加強溝通協作,照顧彼此核心利益,為中國同發達國家建立關系樹立典范。  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方興未已  中新建交50周年是雙邊關系發展的里程碑。11月18日,習近平主席會見新西蘭總理阿德恩。雙方就推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發展達成重要共識。接下來中新兩國可重點圍繞下列領域推動交流合作,實現新突破:  一是就南太平洋事務開展深入交流,促進地區發展和穩定。反對霸權是中新兩國最大共識,雙方南太政策的出發點都是促進和平、發展、合作。可通過深入交流提高透明度,尊重南太島國主權和發展意愿,在氣候變化、災害防治、社會安全等領域開展多方合作。  二是深化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合作,引領經貿合作趨勢。隨著兩國加快推動發展方式轉型,中新經貿合作迎來新的增長引擎,可推動雙方政策聯通和產業對接,鼓勵企業開展業務和技術創新,幫助兩國實現各自轉型目標。  三是支持兩國民間加強對話交流,增進民心相通。中新人文合作長期蓬勃發展,為兩國關系奠定基礎和指引未來。隨著兩國邊境進一步開放,可大力支持國內各層次力量推進教育交流、人文旅游、文化展覽等合作,重點向地方和青少年傾斜。  愿中新兩國以建交50周年為新起點,繼續發揚爭先精神,推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破浪領航,更好惠及兩國人民。(中國網原瑞辰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