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发体育线上开户地址汽車消費市場再迎利好政策。7月7日,商務部等17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聚焦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活躍二手車市場、促進汽車更新消費、支持汽車平行進口、優化汽車使用環境、豐富汽車金融服務等,提出了6個方面、12條政策措施。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今日發布的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圍繞汽車消費的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發力,包括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促進二手車市場活躍及汽車平行進口等,對提振汽車消費將有顯著效果,也會全面提升消費市場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央層面在促消費政策上也將著力點放在汽車消費上,如國務院印發的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中,就專門提及要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可見汽車消費之于整體消費市場的重要性。 政策覆蓋汽車消費全鏈條預計作用顯著 此次商務部等17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知》主要涵蓋了6個方面,包括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等,具體措施包括積極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取消對開展二手車經銷的不合理限制、鼓勵各地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手段推動老舊車輛退出等,可謂覆蓋了汽車消費的全鏈條,與此前國務院印發的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一脈相承。 付一夫表示,相關政策措施將對提振汽車消費有顯著效果,也會全面提升消費市場的活力。 “以活躍二手車市場為例,當前,我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置換’的階段,二手車市場將大有可為,政策出臺也恰逢其時,其意義在于,不僅能盤活二手車存量,還能拉動新車增量,淘汰老舊車廢量,全鏈條激發汽車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回補,此外,二手車市場的繁榮還能帶動維修、保養、保險、金融等行業發展。”付一夫稱。“又如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對于應對國際產業競爭、推動消費升級與能源轉型等也有重大意義。” 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我國多項促汽車消費政策已落地,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今年6月1日起實施的部分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購稅政策,在實施首月便減征車購稅71億元,減征車輛達109.7萬輛,有力促進了汽車消費。 安利捷汽車銷售公司銷售負責人張竹君表示:“我們門店銷售的品牌車型絕大多數都在車購稅減半征收政策范圍內,之前一直觀望的客戶都聯系我準備買車。6月份來店里看車的客戶比5月多出了五六成,成交量也不錯。” 張竹君介紹稱,今年1-5月,公司汽車銷售平均月銷80輛左右,6月份銷售車輛就增加到了140余輛。 提振汽車消費成重點將拉動整體消費增長 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地提振汽車消費?付一夫對記者表示,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過去一年我國汽車產銷持續低迷,一些月份甚至出現同比負增長。 的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根據重點企業上報的周報數據推算,雖然在多項政策刺激下,6月份我國汽車銷量預計同比增長20.9%,達244.7萬輛,但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汽車銷量仍同比下降7.1%。 “另一方面,汽車消費是大額消費,對于家庭而言是僅次于住房的支出,且汽車消費還是我國社零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占比維持在10%左右,倘若車市持續低迷,勢必會拖累整個消費市場的增長,所以,提振汽車消費刻不容緩。”付一夫進一步稱。 確實,從數據來看,今年前5個月,我社零總額約為17.17萬億元,同比下降1.5%,5月單月,社零總額約為3.35萬億元,同比下降6.7%,消費市場持續低迷。 此外,付一夫還表示,提振汽車消費還有推進產業升級的作用,汽車是高新技術的結晶,汽車工業所覆蓋的技術數量之多、范圍之廣,遠非其他產業所能比擬,這就決定了汽車在推動技術進步、帶動產業升級方面的引領作用,但要想發揮出這些引領作用,必須要依托消費端的拉動,讓整個產業鏈條有效運轉起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潘亦純
中新財經6月10日電據國家發改委網站10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全文如下: 月餅是積淀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一種中秋節美食。為提倡節儉、反對浪費,制止“天價”月餅等現象,堅持月餅大眾食品屬性,體現中秋節傳統文化,促進月餅行業健康發展,現就月餅市場有關監管要求公告如下: 一、從事月餅生產、銷售活動的經營者應當自覺遵守《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國家標準,依法誠信經營,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月餅價格由市場形成,從多年市場情況看,單價500元以內的盒裝月餅銷售占比約99%。鼓勵經營者生產、銷售物美價廉的盒裝月餅,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三、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經營者應當將銷售單價超過500元盒裝月餅的交易信息,妥善保存2年,以備有關部門依法查核。如有需要,將立即對經營者開展成本調查。 四、經營者生產、銷售盒裝月餅,應當嚴格遵守關于食品包裝的強制性標準,不得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鼓勵使用綠色環保、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裝。 五、經營者銷售盒裝月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以禮盒等形式將月餅同其它產品混合銷售。 六、經營者發行月餅券、月餅卡等提貨卡券的,應當嚴格遵守《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七、酒店、餐廳等經營者加工制作、銷售盒裝月餅按照上述規定執行;與住宿費、餐費等一并結算的,應當將盒裝月餅單價及數量單獨列示。 八、電子商務平臺內經營者從事盒裝月餅銷售活動,按照上述規定執行,并不得通過拆分訂單、虛增商品數量等方式,進行混合銷售、虛標商品售價。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完善交易規則,加強對平臺內經營者的盒裝月餅銷售活動監督,對銷售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和提供定制服務的平臺內經營者進行重點監督;根據本公告第三條,為平臺內經營者記錄相關交易信息提供必要技術條件;督促平臺內經營者嚴格執行國家關于食品安全、限制過度包裝等強制性標準,對違反相關強制性標準的平臺內經營者,禁止在電子商務平臺內從事月餅銷售活動。 九、行業組織應當積極推動行業自律,月餅餡料中不得使用魚翅等野生保護動物食材,倡導不使用燕窩等名貴珍稀食材,鼓勵簡約、綠色包裝,引導經營者合理定價,自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十、各級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應當加強對從事月餅生產活動的經營者的行業指導,各級商務部門應當加強商場、超市、酒店、餐廳、電子商務平臺等經營者的行業指導,督促有關經營者自覺遵守本公告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管執法,對不符合食品安全、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性標準有關要求,以及不執行明碼標價規定、實施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的,一律從嚴查處,相關違法違規信息依法依規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并在“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堅持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發現涉嫌違紀違法問題,按權限移送紀檢監察、司法等機關處理。 十一、鼓勵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進行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十二、本公告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負責解釋。(完)
作者:肖逸思 恒大首款量產車終于來了,你會買嗎? 7月6日晚八點,恒大汽車旗下首款量產車型恒馳5正式開啟預售,綜合補貼后預售價為17.9萬元,這低于此前業內普遍預測的20萬元左右的售價。 在發布會上,恒馳汽車總裁劉永灼表示,恒馳5是“30萬以內最好的純電SUV”。據悉,該車定位于緊湊型SUV,采用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CLTC綜合續航里程602公里。新車預計將從今年10月開啟交付,到明年一季度完成1萬輛的交付目標。 在正式預售之前,恒馳5就因獨有的預付定金方式引起了熱議。據恒大汽車發布的資料,恒馳5前1萬輛將有特大讓利,新車預售訂金、大定及購車尾款全部支付至天津津濱公證處專戶監管;交車時付車款,提車后15天內可退車,并從公證處專戶退回車款。若未成功認購,預售訂金1000元在8月31日從公證處專戶退回。 這也被業內人士戲稱,恒大汽車首創了“公證”購車模式。在發布會上,劉永灼再次強調,這是為了保證消費者的資金安全。 時間退回到兩年前的2020年8月,房企“三道紅線”剛出爐,恒大集團債務危機并未全面爆發。恒大汽車首場汽車發布會聲勢浩大,一口氣推出了恒馳1、2、3、4、5、6六款車,從A級到D級,從轎車到SUV再到MPV,幾乎覆蓋全部乘用車類型。其中,恒馳5是首款量產車。 “財大氣粗”的恒大汽車出手也非常大方。恒大汽車管理層在2021年3月份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透露,從2018年入局以來,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總投入達474億元,年平均投資額近120億元,其中249億元用于投入研發和收購核心技術等,另外225億元用于工廠建設、設備和零部件采購等。 即使到了2021年4月上海車展時,恒大汽車依舊意氣風發,在上述6款車型的基礎上又新發布了3款車型,成為當屆車展最受矚目的展臺之一。 恒大汽車在去年中報中還表示,公司在同步研發設計14款車,目前已發布9款,且在天津、上海、廣州等地設立了工廠,力爭到2025年實現年產銷超100萬輛,2035年實現年產銷超500萬輛。 這樣的故事在當時的資本市場一度非常“吃香”,恒大汽車在去年上海車展期間總市值高達近740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6320億元)。但很快恒大集團債務危機便在當年7月全面爆發,造車項目也一度被拖累“難產”,恒馳5的量產一再“跳票”。 為了推進恒大汽車的量產進度,今年3月,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恒馳5量產動員大會上立下“軍令狀”,表示要大干3個月,一定要在6月22日實現恒馳5的量產。到了今年5月,恒大汽車卻對外表示,將恒馳5量產時間卻繼續推遲。 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存在“跳票”,但是恒大汽車頂住了各種壓力,讓恒馳5順利開啟預售。這對恒大集團轉型新能源汽車而言是重要一步,因為不論新車銷量好壞,都可以開始給恒大帶來現金流入。 此前,恒大汽車大手筆的投入讓其現金流“雪上加霜”。根據歷年財報,恒大汽車在2018年“官宣”入局造車后,凈利潤由盈轉虧,且凈虧損在持續擴大。2018年~2020年,恒大汽車凈虧損分別為14.28億元、49.47億元、76.65億元,2021年上半年繼續虧損超4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超96%。這三年半內,恒大汽車已經累計虧損了超188億元。 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后,恒大汽車因未按照規定時間提交2021年財報,從4月1日起已停牌超3個月。截至3月31日收盤,恒大汽車股價已跌至3.2港元,總市值為347億港元,和去年4月上海車展時相比,已縮水超95%。 在已公布的財報中,恒大汽車表示,虧損主要來源于新能源汽車業務,該業務正處于投入階段,相關的市場推廣費用、利息開支和研發投入增加。單在銷售及營銷費用方面,恒大汽車去年上半年就支出了近14.52億元,這主要是源于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廣告開支。